top of page

天地初開 生氣盎然 --- 劉永仁繪畫作品的物質性與精神性

 

文 / 廖仁義 藝評家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教授

臺灣的原住民族布農族的見面問候語是「Unina?」,翻譯成漢人的語言是「你還在呼吸嗎?」。也就是說,他們用「你還在呼吸嗎?」來表達「你好嗎?」

這個表達方式,一方面看似原住民的幽默,但另一方面卻也是原住民的生命哲學與自然主義宇宙論。能夠呼吸,就是有生命,有生命就是很好,很好就意味著很多事情都能夠很好。能夠呼吸,就是具有生命,也就是能夠創造。

   

這份對於呼吸的重視與探索,自古有之,屬於宇宙論的傳統。古代西方的宇宙論是在探討宇宙萬物的起源,當時的思想家曾經分別認為萬物來自水土火氣,而其中的氣,就是認為萬物來自氣,無論是人或者世界的起源或基本元素都是氣,而氣既是生命元素,呼吸也就是關於氣的生命活動。至於古代中國的宇宙論也是在探討天地初始的物質與活動,古代的思想家也曾提出金木水火土五行,其中雖然沒有氣,但是這卻又意味著氣不只是物質,而是高於物質之上的另一種原理,因此,日後在道家與儒家思想之中,氣是介於肉體與精神之間的生命原理,得以達成心物合一。也就是說,東西方的思想傳統都曾經致力於探討氣,也都重視呼吸這個屬於宇宙萬物的生命活動。

 

關於呼吸的探討,可以是科學,可以是哲學,可以是文學,也可以是藝術。藝術家劉永仁的繪畫,長期以來都是關於呼吸的探討與表現。

 

    1958年,劉永仁出生於臺東縣池上鄉,徜徉在花東縱谷的平原與高山之間,呼吸著世界最源頭、最新鮮的空氣。1979年,進入文化大學美術系,專攻水墨創作,紮下具有東方精神的藝術思維的基礎。早在求學期間,就曾多次舉辦水墨作品展覽,表現出東方文化尋根的企圖心。1983年畢業之後,繼續專研水墨媒材,試圖從傳統性延伸到現代性,此一期間,也曾任職於文建會,擴充了他對於藝術的時代視野與國際視野。1990年,他決心前往義大利攻讀藝術,從此創作方向也逐漸從具象朝向抽象,特別在1991年進入米蘭的Brera藝術研究院以後,他開始從事藝術觀念的探索,而創作媒材也從水墨轉往油畫,但是藝術思維的核心仍然維持東方精神。1995年,獲得Brera藝術研究院碩士學位。1996年返臺之後,隨即在致力於推動當代藝術的臺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舉辦題為「深度呼吸之複次方」個展,開始提出呼吸概念做為他藝術創作的核心思想。

    過去二十年的時間,劉永仁持續以呼吸做為主題,從事繪畫創作,也舉辦展覽。繪畫作品的構圖與色彩日益精進,關於呼吸的藝術思維日益成熟,如今已然形成他獨具特色的個人風格,為戰後臺灣美術開創一個新的路徑,尤其為抽象繪畫建立一個能夠從物質性朝向精神性的美學視野。

 

​  2.

    做為一個專業的藝術家,劉永仁能夠以深厚的材料研究做為基礎,達到更紮實與更深入的精神高度。

 

    劉永仁的藝術創作,曾經從水墨走向油畫。這項改變,讓他對於媒材的物質基礎有著敏銳的觀察與反省。事實上,這項改變並不是他捨棄東方,別戀西方,而是他將自己對於精神向度的探索從東方媒材延伸到西方媒材。也就是說,固然精神向度的探索是他關切的主題,但是他並不認為這個向度只能透過東方媒材去表現,而是認為只要是掌握到東方精神向度的核心,即使是西方媒材也能達到自己追求的精神高度。因此,在他從事西方媒材創作以來,他便走進西方繪畫的歷史源頭,回到畫布油畫出現以前西方繪畫更古老的起源,看見壁畫的物質平面,看見木板畫的視覺樸素,尤其是他也看見中世紀以來煉金術的顏料奧秘。

 

    基本上,劉永仁的藝術創作可以簡單稱為油畫,但詳細去看,我們卻會發現他的繪畫基底媒材並不是單純的畫布,有時是木板,有時是木板與畫布再加上金屬薄片,使得繪畫基底增加這些媒材的物質性所能產生出來的視覺層次、結構層次與意義層次。同樣的,他的繪畫的顏料媒材也不是單純的油彩,而是他精心融入蜂蠟而形成的顏料,使得色彩與光澤產生出視覺的半透明性與溫潤感。這些媒材的物質性,在他的精確研究與掌握之下,透過專業的技法,能夠讓他的繪畫表現出獨特的精神性。天地初開,生氣盎然。

 

​  3.

    劉永仁的繪畫,致力於探討呼吸。這種呼吸不只是人類的呼吸,也是自然萬物的呼吸,更是宇宙整體的呼吸。因此,他的繪畫不會以具象的圖像或抽象的符號去表現呼吸,也不會針對單一生命或景物去賦予呼吸的圖像或象徵。我們必須以他對的呼吸的理解與解釋做為基礎,重新學習觀看,才能看見他的構圖與顏料的布置與鋪陳。

    既然不是寫實的風景畫家,他的宇宙就不會是在透視法的空間範圍之中,所以他的構圖沒有三度性,而是一個平面性的版圖,他的宇宙與生命現象就是在這個平面的版圖上發生。就好像一個農人,他是在雙腳立足的土地上耕田,他的土地不會是立體的空間;就好像許多民族最早的畫家,他們只是在一片岩壁上進行石雕,他們的土地向著身體活動的每一個地方開展,他們並沒有要去建構三度的空間與形狀。劉永仁的繪畫構圖,正是這種行走活動的開展,而不是一個立方體或者圓球體;他看見的宇宙沒有隱藏,宇宙就在我們雙腳可以走到的地方,而視覺也是在這個方位發現它的版圖,不須藉助於幾何學與透視法。

    或者,拿著繪畫工具的時候,劉永仁就是畫布或繪畫基底媒材上的宇宙耕種者,他在這張平面上看見宇宙,他為宇宙的呼吸活動樹立地標,於是就成為一幅幅的繪畫。對劉永仁而言,能夠呼,吸就能夠發生意義;能夠發生意義,就是創造。或者也可以這麼說,能夠呼吸,才能繪畫。能夠繪畫,就能夠賦予宇宙更高的精神向度。呼吸,讓宇宙從物質性轉化為精神性。

 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