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城垣壓縮 體悟生活

劉永仁台北都會新詮釋

文 /  熊宜敬

遊學旅居義大利八年,兩年前回台定居,畫家劉永仁的抽象創作元素,隨著異域與家鄉的時空轉變,明顯的產生在時空境遷的過程中搜尋靈感的蛻變。

 

在台灣專修水墨,留學義大利,接受南歐陽光空氣和西方藝術觀點的衝擊,劉永仁於是告別奠定創作根基的文房四寶歲月,將東方思維由外在形式隱藏於內在的自省,在嶄新的藝術環境中重新觀察體驗,試煉完全不同的創作媒材與形式。

 

1996年,劉永仁以「深度呼吸之複次方」在台北舉行回國首展,抽象畫面中充滿跳躍的光源、奔放的筆觸,和深邃而明亮的彩度,展現了水墨之外的全新創作風貌,也充分透露了劉永仁在義大利生活氛圍的引領下,所散放出的獨特藝術語言。

 

在回台定居兩年後,劉永仁以「城垣壓縮」為主題,在台北帝門藝術中心舉行第二次個展,雖然畫面中依稀可見兩年前光源與筆趣的脈絡延續,但創作的整體感受,使觀者直覺的發現出劉永仁已揮別義大利的光與熱,將創作思緒拉回生長的根源之地台灣。

 

「城垣壓縮」,是劉永仁抽象表現上極為具體的意義表徵,他將回台以後在生活上、家庭上,以及社會環境上所帶來台北都會文明急速步調,以極寫實的概念卻運用抽象形式的表達,來描繪這兩年來的心情寫照。

 

劉永仁這次的系列作品,事實上已逐漸多離完全抽象的形式,畫面上主要的「符號」,都極為明顯地令觀者感受「具體」的形象,只是經過「簡化」或「意念化」,讓這些其實應該一看即知的形象,變成更具意義延展的繪畫元素。

 

畫展主題是「城垣」,城樓、城牆或城廓的形象自然而然地在畫中做符號式地呈現,義大利的建築色彩,使劉永仁極為喜用當地特殊的顏料——「拿坡里黃」,使畫面出現獨特的韻味;中國建築中的屋頂形狀,如懸山頂、硬山頂等較為樸實莊重的形式,也經過簡化而成為畫中主要的引導符號;而劉永仁又以「對稱」的構思,切割出明確的色塊,再以冷、暖油彩的相互呼應,使畫面產生更豐富的視界。

 

幾乎都被推擠在畫面上方五分之二範圍的「城垣」,劉永仁使之在有限的面積下表面出欲伸展卻受阻的無奈,在台北都會極速多元的生活步調下,劉永仁似乎深深體會到都市叢林中處處都是路障的壓迫,藉由被「壓縮」的城垣,畫家卻仍極為勇敢地運用多元的色彩表達想要衝破藩籬的企圖。

 

相對於「城垣」的架構,畫面五分之三的部分,劉永仁運用了更為具體而且純西方的符號——「餐具」、「高腳果盤」以小範圍但更直接的「生活參與」來呼應大範圍的「環境氛圍」。

 

劉永仁將西餐用的叉及湯匙造型,做出各種適合畫面美感的變形,以黑、灰色調賦予它們必須受人類役使的宿命觀,而背景也以黑、灰或乳黃、紫紅的色調來烘托主體。

 

這些餐具式符號的刻意放大,似乎是要強調家庭生活或個人生活的重要性,遠大於在都市叢林裡忙於工作的奔波,但兩者之間又必須產生絕對的依存關係,這些都會族群的無奈,或許真的讓劉永仁感受到壓力的隨時存在。「城垣壓縮」,應該是劉永人重回台北的生活寫照,或許也是憧憬「采菊東籬下」遠離塵囂的脫俗生活所釋放出的情緒。

 

第二次個展,劉永仁的色彩運用更加豐富,但也因為多為混合色調,而顯得比剛自義大利回國時的作品較為沈鬱,這應也與米蘭和台北兩大都市的環境氛圍有很大的關係。在不同的環境下表現不同的特色,正是藝術家與生存空間完全融入的結果。

 

雖然以「城垣壓縮」為題表現飽受都會生活束縛的心境,劉永仁也自言色調和造型較過去沈鬱的許多,但是,從150號大畫的成功經營,畫面符號的適切變化,色彩對比的豐富多元來看,劉永仁的創作慾望卻毫無拘束的熊熊燃燒。

 

比較欣喜的是,是在劉永仁的色彩中又重見了水墨時期的濃黑重色,也許回到了成長學習的老地方,會使劉永仁再次反芻在學習過程中屬於民族文化血緣的精華。擁有藝術追求的熱誠,在不同時地、空間呈現不同的創作風貌,就是一個藝術家最大的快樂。

 

劉永仁「城垣壓縮」個展,在台北帝門藝術中心展至8月7日。

城垣壓縮 體悟生活_1999.7.jpg
bottom of page